历史上,大澳渔村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避风港和补给站,是距我国南宋“南海1号”古船沉没地点最近的大陆,是与广州“十三行”相列,史称“十三行尾”的广东重要商埠。现在,大澳作为广东省一座完整保留渔家风貌的渔村,被评为广东省人文历史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(点)和广东十大最美的乡村之一。
随着“南海一号”的发现和挖掘,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景点开始备受瞩目,大澳渔村对丰富海上丝路旅游线内容,弘扬渔村文化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,大澳渔村可以依托当地有利的区位条件、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,挖掘当地文化内涵,发挥乡村生态优势,开发出形式多样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。广东中建设计有限公司受阳东县政府委托,编制大澳渔村旅游区总体规划,并以大澳渔村项目代表阳江市申报2012年广东省旅游扶贫大型重点项目。
大澳渔村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东部,距东平镇区近3公里。目前,大澳渔村内保留有380米清末时期商业街古建筑,以及古商会、古炮台、古居民、古榕树等历史遗迹。村内还建有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渔家民俗风情馆,展示疍家棚屋、罟棚船模、鲸鱼骨骸等展品。渔村内还曾开发动物园、游乐场等旅游项目,但因项目主题不明确,缺乏对文化的挖掘,使得渔村文化并未能得到很好利用与开发。
功能定位:
依托海滨古村和渔村人文等本底资源,围绕古渔村、古港口、古商埠的形象主题,重点发展文化体验活动,突出海滨休闲度假特色,发展集文化体验、商业购物、休闲度假、游览观光、会议运动等于一体的渔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。
功能分区:
空间组织架构:一带、两心、三区
一带:海滨休闲观光带
两心:游客接待中心、海上丝路广场
三大功能区:北部沙滩休闲区、中部渔村风情体验区、南部滨海度假区。
以区内西部海滨机动车干道为基础,通过景观植栽、景观小品、街灯等景观改造,打造海滨休闲观光带,突出海滨景观价值,成为区内南北贯穿的海滨游览观光动线。在旅游区北部和南部设置公共开发空间,为游客提供集中停留、休憩区域。北部游客中心以咨询服务、形象展示功能为主,作为开展本景区旅游活动的一大起点。海上丝路广场作为旅游区休闲娱乐和文化氛围的升华区域,打造旅游区核心景观焦点。一带、两心为旅游区空间组织骨架,根据各区旅游资源基础划分北部沙滩休闲区、中部渔村风情区和南部滨海度假区,形成疏密有致、丰富有趣的空间界面。
建筑设计:
海滨风情商业街:旅游区入口牌坊至大澳渔村之间,沿旅游区主干道东侧设置长约153m的海滨风情商业街。商业街延续渔村民居建筑风格,商业街距主干道约15m,通过绿篱等形式隔离,形成较宽敞、安全的休闲步行空间。商业街设置多出露天休闲座椅,营造轻松惬意的海滨休闲商业空间,让游客驻足于此,观赏海滨美景。
风情广场:位于大澳渔家风情展馆北部,向北与海上丝路广场形成景观通廊。提取渔家民俗、渔业文化元素,运用于广场铺装、路灯设计之中,强调文化氛围营造。广场中央与风情商业街相交处设置水景雕塑,形成广场与商业街的视线焦点和景观高潮,丰富景观层次。
临水客栈:特色客栈沿内水面设置,以仿古民居的建筑形式,坐山观水,主要面向大众游客和追求深度文化体验的游客,提供感受渔民悠闲生活的居住环境。设置水景雕塑,形成广场与商业街的视线焦点和景观高潮,丰富景观层次。
项目进展:
2012年9月,大澳渔村代表阳江市,参加广东省旅游扶贫大型项目竞争,与广东省其它13个市进行角逐,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2012年广东省旅游扶贫大型重点项目,获得广东省政府的300万元旅游扶贫资金。
项目名称:阳江市大澳渔村旅游区总体规划
项目地址: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
项目设计:广东中建设计有限公司
设计时间:2012年
设计任务:总体规划
委托方:阳东县东平镇大澳恒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
项目组成员:陈南江、叶泓纬、鲍小莉、刘佩、剧孟娟、何娅娅等
|